天气渐热,折扇又会出现在众多玩家的手里了。自12年前,嘉德拍卖公司在京举办成扇专场拍卖以来,各地拍卖公司多有类似活动,最近朵云轩小拍上的400多把成扇,平均以高出底价5倍以上价格成交,在较为平静的拍卖场内掀起不小的波澜。当今电器时代,处处都有空调可避暑气,为何人们仍喜欢折扇,而且玩者有增无减呢?想来折扇是可让中国书画随身携带、随时把玩的一种艺术载体吧。
其实折扇倒是舶来品,我国早期的扇子是纨扇,据记载到了11世纪下半叶,起源于日本的折扇才由高丽国传入我国,故称为倭扇。直至明初期,折扇迅速流行起来。明中期后,折扇的生产已形成了苏州和四川两大中心,而中国的折扇返传到日本,又被日人唤作“唐扇”,可见中国折扇的制作工艺已完全超越了其发源地。
成扇的收藏,现在玩家多关注其书画的作者,但真正有玩头的成扇,除了扇面外,还要考虑扇骨、书画家的关系、原藏家的名头等。仅是扇骨的材料,就有竹、木、牙、玳瑁、角等,各种材料又都有多种制作工艺。笔者多年前获得一成扇,书画家名头不大,但它记载了一段艺缘。
此扇已近70年岁月,仍崭新如初,说明原扇的主人亦极珍爱之。扇骨为当时的刻竹名家陈澹如所刻吴大徵家藏青铜器铭文和古泉铭,上款为“秉三先生清赏”。其画为庞元济所作青绿山水,题词曰“仿米襄阳、赵吴兴两家笔意……戏为秉三仁姻兄图此……”,庞公为彼时之鉴赏大家,其收藏之富为全国冠,眼高手亦不低,故此作白云红树,环抱青山,又兼作于泥金笺上,一派富贵气度,又不失清雅意韵。另一面更绝,上半部为古文字学家、书法大家罗振玉所作甲骨文和楷体释文,每字长不足1厘米,宽仅半厘米,共计98字,题为“秉三仁兄雅属……”。下半部为金石书画家褚德彝行楷,计有184字,分别介绍了罗振玉、庞元济和陈澹如的艺术,最后说“秉三先生出示此笈,因将三君事宜书于下方,以志一时墨缘”。一把小小的折扇,引出5位名人的艺缘,颇有赏玩意趣。
扇子收藏,一般应每年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,如苏杭一带,秋高气爽,将藏扇检查一遍,凉凉风、透透气。展示时特别要注意,观摩者应自觉戴上干净手套,防止汗渍。禁忌吃东西时观摩,以防油渍污染,不要大声讲话,以免口水污染。最忌观摩时抽烟;拿在手中端详时,忌脸部过分靠近藏品,以免口中鼻中呼吸时的气对其影响。手执成扇参加活动,最忌将藏品扇作为普通扇子使用,无所顾忌,比如使劲扇,乱扔乱放,这样易折,易损,易脏。
所以保护藏扇一定要因地制宜,小心谨慎。保护好的藏扇,才可能把玩之余获得增值乐趣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